「白手起家」型女性國家領導人的出現,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展現。英國在1979年選出第一位女性首相柴契爾,德國在2005年產生第一位女性總理梅克爾,法國在去年十一月產生第一位女性總統候選人賀雅爾。「半起家」型的希拉蕊的競選正在「試探」階段。美國產生第一位女性總統候選人的時程,顯然因為呂秀蓮的參選而落在台灣之後。
東方國家也不乏女性領導人。不過她們的出頭,從印度的甘地夫人到菲律賓的艾奎諾、阿羅佑,靠的多是父親或丈夫顯赫的政治家世。她們的崛起是家族政治勢力的延伸,而不是兩性機會平等、社會進步的展現。相較這些國家與領袖,顯然台灣較為成熟進步,呂秀蓮更為努力傑出。
柴契爾、梅克爾、賀雅爾、希拉蕊都是社會文明、民主成熟的產品;呂秀蓮則是民主社會進步、成熟的催生者。呂秀蓮在獨裁政權下被壓抑的族群中長大。她因為爭取人權和體制的改革而奉獻青春、犧牲自由。台灣民主和她的奮鬥歷程如影隨形,同步前進。她的理想性、改革性、開創性與歷史高度,顯然遠在這幾位西方姊妹之上。
去年十二月六日英文的台北時報上有一篇外國觀察家所寫、名叫「2008非呂不可」的文章,有幾點對於呂秀蓮的觀察。除了推崇她在威權體制下的堅強與韌性,對民主、人權、女性地位的貢獻,對台灣主體性的堅持,在國際事務的能力、經驗與知名度之外,該文認為呂秀蓮的清廉和她的參選對知識女性的啟發與激勵,將使她成為對付藍營最有勝算的候選人。清廉使選情不致因貪腐議題產生意外;激勵女性使民眾支持跨越黨派,顯然都與勝選有關。
該文認為台灣媒體批評呂秀蓮容易說錯話,其實是台灣媒體的偏見;事實是,她比其他政客勇於講真話。用同一標準去檢驗,呂秀蓮講錯話的機率不比其他男性高。筆者也有同感。美國的第一位女姓黑人國會議員夏麗齊頌(Shirley Chisholm)說:「在我的雙重殘障之中,做女人比做黑人更為艱苦。」造成思想封建政客的不安,受到觀點保守媒體的歧視,其實是拓荒女性的領袖氣質與風格的必然。
台灣女性在當前經濟、文化、學術、環保的不可或缺,顯示台灣女性才能的豐富與品質。同樣的,台灣的國家領導品質也會因為女性才能的注入而豐富、提升。兩性才能的充分發揮,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呂秀蓮參選總統的意義是:開明的台灣女性和開明的台灣男性在世界文明中的高度,直逼英、德、法、美,值得驕傲。
by 林洽 2007/3/8
- Mar 16 Fri 2007 12:27
呂秀蓮和台灣人的高度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