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歷全球化、科技化的變遷,家庭樣貌急速改變,全球各國已將家庭政策視為國家競爭力的基石。
  近四十年來,「家庭」遭逢了史無前例的挑戰,改變的規模與速度,難以控制,而且影響深遠。
  2004年「國際家庭年」第十年,在愛爾蘭首都柏林舉辦的十週年紀念論壇中,世界重量級的專家和學者,歸納了「家庭」的變因與走向:
  1.人口結構 老化與少子化:意味著家庭單位越來越小,但照護扶養的責任,卻越來越重。這也意味著社會必須提供更多老年人口的照護、醫療支援,不致使得年老人口成為家庭照護的負擔。
  2.女性勞力崛起 新兩性關係:社會必須提供充裕的老人孩童照顧體系,企業必須更積極開放各種彈性工作模式。男性角色「低度開發」也受關注。如何重新教育男性,肩負起照顧子女和分擔家務的責任;如何讓家庭中「照顧者」,不論是男性或女性,擁有社會同等的尊重,也是各國亟於探討的主題。
  3.全球化 家庭的助力與阻力:在全球化時代,所有人都更需要家庭的支持。家庭是全球化的避風港,是每個人在競爭之外,尋求溫暖慰藉的唯一所在。傳統的家庭價值在此刻,其實有股強大的復興力量。另外因為移民帶來越來越普遍的跨國姻緣,數量上快速成長,在某些國家,幾乎凌駕了傳統的婚姻,也讓傳統的政府社會福利資源分配,被迫得重新思考。
  4.科技 價值崩解的加速器:不論東方或西方,價值觀走向越來越個人主義。而科技有推波助瀾的力量世界各個不同角落的人們很容易就吸收到類似的資訊,形成一致的態度。
  5.家庭的變形 多元:「法律上的婚姻」將大幅減少。因為越來越多人選擇同居取代婚姻關係,不婚和不生已是許多人肯定的選擇。變種家庭得崛起已經是現實?單親家庭、沒有婚姻關係的家庭、同性家庭、繼親家庭(父母離婚再組新家庭)等不斷出現,更新的組合不斷挑戰人們對於家庭的想像。
  「…但是對一個國家而言,如果我們的家庭無法提供家庭成員支持的力量,後果會影響整個社會…」---新加坡「重親情,享倫理公委會」宣言
家庭已經不再是私領域「家務事」,世界先進國家都已經認知有活力具生產力的家庭,是未來發展的基礎,是下一個世代的搖籃。
家庭需要以「孩童照顧」為核心。
  2003年的法國大選,孩童照顧和家庭教育政策,成為候選人辯論的政策重點。
  「因為我們清楚的看到,為孩童照顧建立家庭支援網路,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不得不做的長期投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應用社會學院院長,歐盟社會觀察委員人口和家庭小組代表瓦雷利‧理查森強調,「投資下一代,就是投資我們自己」
領先的國家把家庭教育當成兒童教育的基石。人力素質和競爭力數度名列國際組織排名前矛的芬蘭,認為家庭教育才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如萍指出,目前台灣的「家庭教育政策」勉強扯得上邊的,是散置各處的福利預算,每項預算都在「補破網」,缺乏前瞻思考。而且明顯重複投入在新住民和弱勢家庭。「我不是說不該這麼做,而是資源的投入顯然有失比例原則,」林如萍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johns 的頭像
    mjohns

    Be Myself

    mjoh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