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閱讀書目
書名:出走紐西蘭:一個母親的教育實驗
作者:尹萍
出版日:1995/9/30
出版社:天下文化
ISBN:9576212863
1. 挑選至少三個重要篇章,略敘述其內容大意。
2. 說明篇章中對台灣教育現況有何批判?對國外有何嘉許?
3. 開放教育是否可以成為台灣教育改革的依據和方向?理由何在?
貳、前言
紐西蘭的教育成果世界聞名,在介紹本書篇章之前我想對紐西蘭的文化有更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紐西蘭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於是冒險拓荒的精神處處可見,荒野登山、健行露營是紐西蘭不分男女老幼的日常活動,搭帳篷、砍柴生火、野外求生是男女皆備的技能。父母親和學校老師生怕孩子嬌生慣養,不能在險惡的環境中生存,經常帶孩子們前往山林體驗刻苦的自然生活。
他們十五歲就可以離開學校進入職場,進入社會中接受各種磨練,十六歲可以申請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十七歲高中畢業可以申請入大學,一般文理科系只需要三年就可以畢業,那時候他們才二十歲。
多數學生在此時履歷已是洋洋灑灑,有人甚至兼差兩三個打工。想唸大學不必依賴父母,沒有打工也沒有關係,因為紐西蘭政府認為高中畢業即是成人。政府願意將學費、生活費都免利息出借,並自動撥款到你帳戶。一旦唸完書開始工作,政府才會開始算利息,從薪資中扣除,如此作法培育人才。
由此可見紐西蘭人民塑造出來的青年學子是十分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舉例來說,有人前腳踏進大學宿舍,父母親後腳就將房子賣了去澳州頤養天年;也有姐妹分別上了大學和技職學校之後,父母駕船出港,四海遨遊去了。
在我們的文化看來,這些作為似乎哪裡有點不太對勁,但是年輕人有夢想,難道中年人就沒有?「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許多台灣的父母看不開,成為「直升機父母」,這樣真的對孩子有所幫助?日前我的母校師大附中發生高三同學跳樓事件,所幸只是多處骨折,其原因為母親因為過於熱心要來學校幫助他完成推甄申請的備審資料,他受不了壓力份而跳樓。不禁讓世人警惕時下青少年思維的不夠成熟,也反映出「直升機父母」給與學子造成未知的壓力。
追求個人獨立的社會,在傳統華人的眼中或許嫌冷漠孤寂,但實質效果上,它比較合理而理性,也比較能寬容和尊重。不論在政治、經濟和教育等層面,我們都能看見他們將這種民族性體現在其中。然而反觀台灣的教育環境和社會現況,值得我們深省。
參、重要篇章介紹
一、序.緣起
作者開門見山地點破台灣教育現況的問題,補習氾濫、課後輔導計畫……「我們默默的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並不表示我們喜歡或贊同這樣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只是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
遠離家園
台灣的升學考試,是每個人成長中必經的歷程,從單純的農業社會發展到現今工商業社會,價值觀早和以往大不相同。從嚴刑體罰打罵教育、明星學校崛起、補習班日漸盛行、媒體報導加油添醋以及種種社會亂象觀察我們所身處的教育環境…教育需要改革,然而經過時間的考驗,我們究竟是開倒車走回頭路,還是往前邁進呢?
有些人在這個環境適應得還不錯,有些人卻不然。拿作者的子女為例,他們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中適應失敗,但是否代表沒有地方容得下他們?那些能「承受壓力」所教育出來的小孩,未必人格健全,未來能一片光明。
作者用筆描述自己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帶著悲傷,勇敢跨出台灣。
一個母親的自白
作者敘述了有如「孟母三遷」的兒女求學過程。兒子先是進入了「明星學校」,卻因老師體罰而轉學。學校普遍重視學科而忽視其他藝能科,又依能力分班,參加球隊的女兒學習的權益受到打壓。可悲的是我們希望孩子要五育均衡發展,學校教育卻只能教我們智育。
成績不好的孩子老師會打,成績好的孩子老師更是打,體罰儼然成為許多學子的惡夢。雖然現在規定不准體罰,但是仍有五花八門的事件層出不窮。在補習和參考書「地下化」的時期,某些家長甚至組織起課輔教室,家長輪值把關,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作者娓娓道出台灣教育的亂象,百般無奈下,他決定帶著孩子離開台灣,飛往紐西蘭,展開一段不一樣的人生冒險。
二、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到了紐西蘭,作者幫助孩子選擇學校。紐西蘭的公立與私立學校亦存在其價值的爭論,兩方各執其詞,支持私立學校者認為公立學校重量不重質,無法滿足優秀學生的需求,而反對者認為這是一種菁英教育。
就像作者所說的,兩種教育模式要依學生的實際狀況而定,我們或許可以將這個狀況聯想到台灣與紐西蘭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私立和公立學校同時存在兩國,但是台灣的私立學校大多比公立學校更重視填鴨、考試、升學,。
作者介紹到聖保祿高中的特異之處在於「堤河邑訓練(Tihoi Programme)」。他們開闢了一塊學校的專屬訓練營地,四年級的學生要分兩梯次入營受訓。營期間白天正常上課,下課和週末老師會教授划船、游泳、攀岩、野外求生等各種體能訓練。半年期滿時,學生還要以三到六人為一組入山探險三天,營方只以無線電確定他們安然無恙。
如此的教育方式,我們可以清楚地見到紐西蘭注重冒險的精神,親近、探索大自然,讓一個十四歲的孩童的心志能更早成熟,學科並不是不重要,而是在學科之外,孩子還需要更多元的發展空間。
三、校長和老師ㄧ起罷工
一天豆豆沒去上學,原因是全國的初等學校(包括小學和初中)的校長、老師集體罷工一天,為爭取與高中老師同酬。作者引出諾博校長所說的話:「待遇的高低應該依教學品質及經驗論定,與學生鞋子的尺寸大小無關。」的確就如同他們的訴求,因為薪資問題許多優秀的老師會被中學或私立小學挖去,屆時紐西蘭將不再能提供世界名列前矛的初等教育。
學生有「學運」,老師也有「師運」,2002年時台灣教師於9月28日時也曾走上街頭,要求教師會適用工會法,而紐西蘭教師選擇罷工。在全世界教育排名第一的芬蘭,一位在中學任教24年的教師薪水約有台幣八萬多元,事實上這薪水跟他們的大學畢業生差不多。而他卻表示「做老師不是為了錢,是因為我們真的相信這份工作對芬蘭很重要,」師資即國力,老師越好,國家就越強大。
我相信薪水(經濟)問題在台灣確實會造成很現實的影響,國民所得原本就偏低的我們,要如何運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教育優勢,是目前政府必須思考的。
四、成績報告
在台灣的小學及中等教育,學生拿到的成績單只是一張冷冰冰的紙,上面佈滿一欄一欄沒有感情的數字,硬生生地將學生的學習狀況用考試和作業的分數來分出高下,而評語欄永遠是四個字或八個字的組合,在我國中和高中的經驗,有些班級導師甚至要你自己選擇你要的評語,情何以堪!
紐西蘭的作法與台灣大異其趣。各科都會發一張「成績報告」而非「成績單」,每位老師對於學生的評分方式與風格不盡相同,但他們相同的部份是一定會給學生適當的評語。從那些評語當中,我看見了老師們對學生細膩的觀察和思維。我認為他們能看見學生的優點,發掘學生的天份和興趣,而不會只看到學生的缺點而加以批評。他們樂於鼓勵學生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書中的豆豆的綜合評語中就出現「他已經建立了自尊。他了解社會需要規範,他準備遵守。」老師對於一個學生的觀察能至如此。
作者接著闡述紐西蘭的國小初中教育,老師大多教授所有科目,並不一定要專精於某些學科,其中只有電腦、工藝、音樂等科目是由專門老師任教。他們多以遊戲方式進行學習,以遊戲引導孩子樂於思考和學習。
到了高中教育,即類似台灣的大學狀況,很多科目都是自由選修,而且能選修的科目不見得比大學課程少!高中學生的家庭作業多半需要去圖書館查資料寫報告或田野調查,課堂上則有口頭報告、演講甚至辯論。書中舉出還有「社會學研究」的科目,要求學生去社區的養老院、托兒所服務。原來他們不但培養學生自動自發解決問題和學習的能力,也讓學生了解學習不僅只有知識的累積,更需要廣博的同情心和關心社會的愛心。
老實說,我還蠻羨慕這樣的上課方式,反觀我們台灣學子的國高中生涯,除了考試還是考試,似乎沒有什麼多餘的時間參與課外活動。藝能科目乏味,常淪為「主要學科」考試或加課的時間。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大部分的家長都接受這樣的事實,任憑孩子被升學主義蹂躪,逼迫孩子參加不想參加的補習和課後輔導,讀死書、考死試,擠進排名前面的高中、大學,真的是我們孩子所最需要的嗎?
在升學主義掛帥的險惡環境中,我們的教育需要更多愛和關懷。
五、沒有人值得你託付
此篇是作者回覆一位劉先生的信。
女兒重新彈鋼琴之後又開始學長笛,學校的作業和報告都重視設計,也重新建立起美術自信。在台灣數學不及格的她,在紐西蘭被當成數學天才,主要是因為台灣的數學進度超前,當地適齡的程度他都學過了。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他在台灣數學不好,教太多又太快,超出一個一般孩子的理解能力。
女兒也說台灣的老師在學習上多用打罵,不然就是很臭屁,你學不會就說你笨。然而紐西蘭的老師會想盡辦法讓你覺得科目很有趣,稍微表現好一點,他便會鼓勵你「Excellent!」,讓你更想用心學習。根據行為學派的理論,我們所楚的環境多是負增強,尤其是到國高中階段,等脫離學校自然越來越不想念書。紐西蘭的老師給學生正增強,培養孩子閱讀學習的興趣,自然成為書香社會。
接著作者說出本篇中心主旨,沒有一個學校或朋友值得託付,因為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功能與地位。雖然學校教育對學童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此篇也點出了家庭教育無可取代的功能。
肆、論開放教育在台實施
在討論開放教育是否能在台實施之前,我們要先了解開放教育的理念和宗旨。開放教育(Open education)最早起源是英國所稱的(Informal education),開放一詞與封閉相對。封閉有固定、統一、標準化的意義;開放則是彈性、自主、及多樣。具體來說,封閉的教育系統中,教師缺乏教學自主權,採用集體管理,使用統一課程,偏重機械式的教學及學習方式,並以量化與唯一答案為評量核心。開放教育強調教師專業知能及自主權,肯定學生個別差異,教學及學習內容具彈性、多樣化,重視學生全面性發展,鼓勵不同的答案。
開放教育與時下教學方式不一樣的地方,開放教育沒有像學校般制式的課程,老師注重的是學生自己去選擇想學的東西。許多學校從這些理念延伸出更多特色,形成各個開放教育學校特有的校風。開放教育是現代教育思潮的一股主流,它代表著對傳統教育反省的一種過程。但這並不表示開放教育可以完全取代其他的教育理念及實際,而是具備一種相輔相成的功能。
根據以上的論點,我認為開放教育的做法值得效仿,而且是可以成為台灣教育改革的依據和方向的,許多開放教育的學校陸陸續續如雨後春筍般在這塊土地上辦學,如森林小學、慈心華德福學校。不過我們要先針對目前台灣所存在與開放教育衝突的教育現象來分析。
首先,台灣的教育現況以「升學主義」最令人詬病。我們常聽到「升學主義」,但是卻不是很能完全理解。事實上「升學主義」是二次大戰後出現的新名詞,而其對台灣的教育現象到底有何影響力呢?
我認為所謂升學主義可以解釋為「學校辦學是以升學為首要目的」的意思。事實上升學並不是壞事,不過現在,各政府機關用人大都要求大學畢業、高考及格等等,中小學教師徵聘大都要求大學畢業,修過教育學分,大學徵聘大都要求博士學位…在這樣文憑至上的制度設計底下,要一般人不信仰升學主義實在很難,因此升學主義可以說是文憑主義所造成的結果。
升學當道的情形下,使得台灣的學子在生命發展中塑造最多可能性的青春階段浪費了許多時間在背誦國文、英文、理化、歷史、地理…,為了應付升學考試的同時而犧牲了許多其他的課外活動和學習體驗其他事物的機會。教師在大環境升學競爭的壓力下,家長殷切期盼之下,被迫給予學生更多的壓力。學校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憑學生被蹂躪踐踏,早期實施能力分班,好的教師往往都教到前段班的學生,造成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我國中時很多藝能科目都拿來上國文、英文、數學,教育還說學生要五育均衡發展,有可能嗎?這樣的教育方法無法培養學生自動自發學習的習慣,更使許多學生填鴨了幾年知識上了大學後,得了「書本倦怠症」,當沒有人強迫你讀書的時候便自己把書本拋棄。
台灣和韓國可以說是升學主義較極端的例子,然而並不是全世界都有升學主義的產生,我想這和我們的文化背景有關。中國歷史綿延,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教誨,宋代褒揚文政、清代科舉考試,可見我們的文化中早已崇尚文人,強調知識份子在社會中的地位。這種想法根深蒂固,讓許多人認為只有不斷的讀書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而這正也是目前台灣社會的狀況。
開放教育所重視的教育面向與台灣的文憑主義、升學主義衝突甚大,我相信有許多想要改革現況者,多半受限於大環境的影響而無法伸張其意志。多年前有學者提出廣設大學,增加入學管道有助消弭升學主義。如今大學林立,錄取率逼近百分之百,學子壓力不減反增、大學辦學品質降低、三流大學的文憑拿到了卻無法和一流大學在工作上競爭、畢業等於失業…種種的亂象,衍生出另一個形式的升學主義。
或許這些結果正告訴我們,只有制度上的變革,卻沒有改變「人心」,則做法再好、口號再響亮,改革之路仍是遙遙無期。若想在台灣實施開放教育,首先我認為要從師資的培育做起。或許我們應該收回師範體系之外的教育學分修習之權力,重新規劃教師培育的課程和師資,畢竟教師是教育現場中最重要的一環,所有教師均須徹底了解開放教育之理念與施行的方法。
有了教師的支持,學校也得配合教學,需信任和給予教學自由,最重要的,是舉辦家長座談會,進行家長的再教育,使其去除固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老舊觀念。要使學校讓家長放心,關鍵的部份即是政府之魄力。孩子未來的出路不應完全由其成績表現來決定,應是由其興趣、專長與個人內在特質來判斷。政府應該與業界充分溝通,終結文憑主義用才的情況,使業界擺脫舊有思想的束縛。或許這時候我們需要一些政令、法規,但是在推行之初,這是必須的。
若是學生、家長、老師、學校、政府、業界能充分配合,直至大眾都能了解和接受開放教育,則大環境還是可能改變的。若開放教育能在台灣推行,補教業最好也能拋開填鴨教育,轉型為開放教育的扥兒機構,對於內化教育國家下一代棟樑才有實質的幫助。
伍、心得感想
看完了「出走紐西蘭:一個母親的教育實驗」這本書,又上了這個學期現代教育思潮的課。每堂課中所看到的影片或投影片,聽同學的報告和老師的解說,每每讓我嚮往開放教育的理念和做法。身處在台灣這個教育環境之中,我們平安順利的長大,也沒有因為受不了台灣的教育而遠走高飛,但是我們教育出來的人才和學術研究的品質和成果,仍遲遲趕不上其他的許多國家。
這整個社會中式充滿許多問題的,值得大家用心去思考,選擇進入師範大學的原因之ㄧ,就是因為我對身處的這個教育環境有更多問題想去了解,也因此才會修教育學程,希望獲得更多相關的知識基礎。
這是一個身為師大大三生的心聲。身在師大,轉變,正在發生。
在現今生育率降低,流浪教師激增的情況下,師範體系越來越覺得飯碗不保。有些學校乾脆改頭換面,變身為補教界教師,甚至要推動相關執照,將教育初衷本末倒置。最近學校紛紛將教育學程多所限制,生怕太多人要修。另一方面,舉辦許多校園徵才活動,讓企業看見師大的人才,要將師大轉型。
我覺得身在師範教育體系當中,若是不修些教育相關的課程實在是很對不起自己。因此我的觀念是就算未來可能當不成老師,我也挑我有興趣的教育學程來修。畢竟不當人師,總會為人父母,就算不生兒育女,也會有小一輩的人需要你去關懷和照顧。生命總會消逝,但是思想則不會,唯有透過教育能把思想傳承,讓一代比一代更好。
雖然有人可能覺得對教育沒什麼興趣,但我認為教育是百年大計,其功效更不是短時間可以塑造出來的。師大既然為師範體系龍頭,我認為更應該以身作則,規定進入師大的學生應該要將一些教育相關的兩三門基礎課程設定為大一必修,就算將來不當老師,也可以對教育有相當的理念、體驗和認知。對我們身處的環境有所反思,下一代的教改才有希望。
我確信若能規畫出這樣的課程,將會比現有大一共同必修的國、英、歷史更有意義、更有啟發性,另一方面也不用費心百般刁難想修教育學程的學生們。這個社會有太多問題需要去被解決,我知道改變大環境很困難,但並非完全不可能做到。就是現在,從我們自己做起。
尹萍有勇氣帶著小孩離鄉背景,體驗另一個國度的教育情況,我們這些經歷過台灣教育成長至此的人們更應該鼓起勇氣,拿出魄力來反思和改進我們的教育。抗議、請願都只是手段,我認為台灣的政府能力真的是不太夠,就像聽不懂人話的獅子你和他說再多,他也只是咆哮兩聲,最後仍無用。在一切的狀況都還未能好轉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多充實自己的知識,我們要了解自己到底學什麼,為何學,而不是盲從、捕風捉影。我期待將來自己有能力、有權利之時,得以發揮所長。
陸、參考資料
天下雜誌(2007)。2007年教育特刊,384。台北市:天下文化。
尹萍(1995)。出走紐西蘭:一個母親的教育實驗。台北市:天下文化。
陳維祥、高國禎(2004)。升學主義概論。高雄市:瑞祥高級中學。
- Nov 15 Sat 2008 20:35
出走紐西蘭:一個母親的教育實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