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多亮

一年半前,我剛到台灣的時候,很多事情讓我受到了打擊。最初使我驚訝的是,在便利商店跟超級市場買東西時,收銀員臉上毫無表情地把找我的錢塞給我。

如果在日本的話店員一定看著這位客人的臉把找的錢放在發票上,很客氣地面帶微笑用雙手拿給客人,再把購買的東西送到客人手中。我第一次碰到台灣這樣的店員只能茫然的凝視著她,「這麼年輕漂亮的女店員怎麼會這樣呢?」我不禁自問。

有時,我跟計程車司機或商店老闆聊天,他們常會不經意地問我:「你的房租多少錢?在日本的薪水多少?」實在讓我嚇一大跳。在日本,這種屬於「個人花費」的話題像是政治或宗教的話題一樣,不適宜輕易地問別人的,也可以說是一種禁忌吧!

說到錢,買東西的時候,我發現台灣的商店裡有好多末位數字是「九」的特價品,像「特價九十九元」、「拍賣九九」這當然是針對顧客心理所設計的噱頭。若在日本的話,最末位數字不是「九」而是「八」。

在日本人的觀念上,如果是「九」的話,商人想賺錢的意識完全表露無疑,讓人覺得太直接了。雖然只有一塊錢的差距,但我覺得這個「一塊錢」的差別,明顯地表現台灣人跟日本人對錢的觀念不同。

另外,台灣人也有在公車上、便利商店裡吃東西的習慣,甚至是吃味道很重的東西,難怪公車上有垃圾桶,便利商店裡也設置垃圾桶,這不是鼓勵人們在公共場所裡吃東西嗎?

在書店裡,也看得到很多人隨便坐在地板上專心看書,更有人站在便利商店翻閱報紙,這些舉動,可使我這個日本人「大開眼界」!

除此之外,走在人行道跟斑馬線上,我得低著頭注意看路面,免得踩到狗大便,還要小心摩托車突然衝過來。「行」在台灣,真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中國話裡的「行人」難道也包括摩托車騎士嗎?在路上、電扶梯上,到處看得見兩、三個人並排漫走,完全無視後面急著趕路的人的存在。

綜觀上述來看,台灣人真的很直接、現實、自私、沒有公德心!

不過,隨著我在台灣生活的愈久,我逐漸發現了一件事--台灣人對不認識的人完全不關心,但是一但成了朋友,「已心相許」以後,卻非常有人情味。

比方說,我到台灣朋友家作客,碗裡已堆滿了菜,他們還是很熱情地幫我夾菜,不停地勸我多吃一點。一起在外面吃飯時,台灣朋友總是搶著付賬,好重視對方的感受。很慶幸我能在台灣交到許多非常好的朋友。

關於這些「台灣人對別人的態度」,我想了很久以後,終於找到了一個我個人的結論,那就是:日本人對別人的行為很「敏感」而且要求很嚴格。

日本人為了避免表面上的摩擦,絕不輕率地問別人的私事,也不太表示自己的意見,這其實算是一種「日式」美德。

表面上看起來,日本社會溫文有禮,但是仔細再想,原來日本社會跟日本人是那麼封閉、難理解的,再加上日本話屬於「曖昧」語,所以我們得花很多精力去揣測對方的本意。

這樣看來,日本人豈不是生活在一個更畸型的社會?反觀,台灣人總是認真地賺錢、開心地笑、大聲吵架、放聲大哭,台灣人有日本人沒有的活力、人情味、坦率自然的的態度,且極易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

最近我在師大國語中心學到一段話:社會學者們認為,在中國,人跟人的關係是由近而遠的。先是自己,而後是家人、親友,而至同族、同鄉,像同心圓一樣。當第一次碰到的時候,就自然地先把對方分類,然後再計劃彼此關係的深淺。讀到這段話,我才恍然大悟,也許台灣人的個性跟中國的歷史有關係。中國自古以來不是內戰就是外患,迫使有些人得離開故鄉而遠走他處,所以台灣人的潛意識裡總是存有「能保護自己的人只有自己」的想法,故讓人覺得台灣人比較缺乏安全感。就像日本人不能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一樣,台灣人也不能放棄保護自己。

雖然台灣人這麼現實,不過如果老人家上公車的話,誰都會自動地讓座;要是在日本,讓座的人沒有那麼多,很多人都假裝睡著(不過台灣的公車搖晃得太厲害,要假裝睡著也不容易)。還有,在飯館到處可見從嬰兒到上了年紀的人一起圍著桌子吃飯,充分表現出台灣人重視家庭團圓的一面。

在台灣的這段期間,我學到了一件事:想真的了解別的民族,就不能只是「入境隨俗」地勉強接受表面上的現象,而是要徹底了解其因文化、歷史背景所產生的特有民族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joh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