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壹、前言
貳、綜合整理
  一、殖民前階段
  二、殖民後階段
  三、西部拓荒階段
  四、進步主義階段
参、因果分析
  一、政經制度
  二、意識形態
  三、教育成果
肆、結語
伍、心得感想
陸、參考資料

壹、前言

  學習歷史,是為了鑑往知來,吸收前人的經驗,避免重蹈覆轍。然而許多類似的問題在歷史中仍不斷的發生,即便是已經不斷檢討過的事情,人性的弱點,總是令人不勝唏噓。
  概論而言,其實美國的印地安人問題其實有些類似台灣的原住民問題。雖然我本身並不是原住民,但是台灣本身就是個含有多個族群的國家,從小到大我們能深深感受不同種族文化所給我們帶來的政治、經濟、教育方面的影響。
  自稱是文化大熔爐的美國,自然而然的也會產生種族問題,然而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現實面臨的狀況也不是一蹴可幾。從前歐洲人與印地安的衝突事件,到後來甚至展開屠殺,直至今日,雖然美國印地安人情況已經比以往好很多了,但是印地安族群仍無法在自由民主的美國大熔爐中嶄露頭角,這又是為什麼?如果想要了解美國印地安人的來龍去脈,我們仍得從頭開始探討。
  藉由美國的經驗,我們要反省和探討目前台灣的原住民教育現況,並且思考更好、更完善的政策來面對與處理處理少數民族的問題。

貳、綜合整理

  根據「美國通史」(林立樹,2001)與「School and societ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Tozer, S.E., Violas, P. C., & Senese, G. ,2002)等書中的相關篇章作為主要參考資料,另外以網路查詢的資料為輔助,按照歷史脈絡,綜合整理出幾個時期,以下將分點說明。

一、殖民前階段
  殖民前階段,也就是歐洲人尚未發現新大陸以前的階段,美洲的原住民大多保有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在這邊主要介紹的是北美洲的印地安人,他們早期以採集和狩獵為主,隨著農業發展而逐漸改變生活方式。許多印地安部落群居的村落,食物供給慢慢變得比較穩定,於是發展出獨具特色的藝術、建築和製陶。
  不過北美之大,其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如靠近西南部的印地安人因為氣候乾燥,農事不利,於是發展出了灌溉系統。有些文化甚至發展出類似今日的公寓建築,有幾層樓高,可以保護村民免受外患。
  可以想見當時原住民賴以維生的物資全都是取自於自然,用之於自然。若是天氣發生異變,如乾旱、寒害,則無法種植作物;若是動物在自然界產生疫病,則狩獵不易。
  他們於是養成和自然環境共存共榮的觀念,不會過度獵捕動物、濫砍森林,他們總是拿夠用份量的就好。因為他們知道如果破壞自然生長與人為取用之間的平衡,對他們將不會有好處。也因為敬畏大自然而影響了他們的宗教觀念,泛靈、泛神是他們所信仰。
  既然萬物皆有神明,於是影響了他們的價值觀,所有的一切資源都是大家共享,包括土地、森林。部落內多採取公共財的方式,族人都可以分享資源。雖然部落間偶有爭戰,不過他們部落仍盡量採取和平的方式。
  在教育方面,北美原住民相較於南美原住民的文化傳承是比較弱勢的,因為南美如馬雅文明,他們有豐富的文字記錄他們的知識、曆法。但是北美原住民並沒有像馬雅一樣發展出那麼多文字,他們的文化傳承多是透過部落中最聰明年長的巫醫來口述傳承經驗和知識,以教育下一代和子子孫孫。
  另外在幾百甚至幾千年前,印地安人就已經擁有足以自我教育的方法。就像有些印地安部落的酋長從前會用的教育手段,可能包含軍事化管理,或是讓他們自學等等。
  美洲的原住民在距今兩萬年至五萬年前即到達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延續發展並傳承他們特有的文化,直至歐洲人的來臨。

二、殖民後階段
  航海時代來臨,歐洲人挾帶著船堅炮利,和自認為「先進」和「正確」的觀念和做法登陸了美國這塊土地。由於雙方對彼此的了解都不足,於是產生了許多誤會和不當的作法,對日後的影響深遠。
  好比說歐洲人和印地安人對土地的認知不同,印地安人認為土地屬於天神所有,應該要大家共享,而歐洲人則將土地視為私有財產並據此劃分階級。歐洲人無法了解印地安人文化,於是開始用各種手段欺騙和敲詐印地安人,換取歐洲人所想要的土地,盡情開發,完成他們尋找黃金和白銀的大夢。
  為減少歐洲人與印地安人的衝突,消除敵意,美國聯邦政府與印地安人達成協定,互相有信託關係,美國政府提供土地及教育給印地安人,且使印地安人生活的區域是一種半自治的狀況,也設有管理員來維護印地安人的權利。不過實質上,印地安人的生活圈日漸狹小,各種權利也受到打壓。
  印地安人一直被白人視為一股未開化的民族。歐洲人為了讓印地安人能夠融入白人的社會,他們開始替印地安人開設學校,提倡「社會化教育」。一八六六年到一八八七年間,廣設學校的做法對印地安人產生了影響,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西部拓荒階段
  一八六五年時,美國西部大部分地區尚未開發,只有印地安人及野牛散佈其間。經過內戰之後,大批移民因為局勢穩定而湧入美國,原來已開發區域顯得不敷使用,於是開始鼓勵向西部拓荒。而在西部拓荒過程中,許多印地安人慘遭屠殺,被迫遷往保留區。
  西部的原住民多以務農或打獵維生,部落重視族人的忠孝節義。早期印地安人多仰賴狗協助勞務,一六OO年代他們從西班牙人的手中獲得了馬匹,自此馬匹在印地安人的政治、經濟、社會扮演了重要的腳色。
  當大批人馬西向,隨之而來的是土地與資源的爭奪,對印地安人最大的打擊是草原中的野牛被驅趕濫殺。長久以來西部印地安人就依賴野牛維生,像是肉品、衣著、住所等,均取自野牛。隨著拓荒腳步加緊,修築鐵路道路,野牛數量銳減,印地安生計大受影響。
  印地安人除了坐以待斃,只能選擇前往保留區。多數印地安人為了堅守家園,屢次和美國政府起衝突,雙方皆有死傷。雖然有有規劃出兩個主要的印地安保留區,但因為協議沒有包含所有印地安部落,因此鬥爭並未因此而終止。
  印地安人抗爭不斷,一八七六年衝突達到高峰,但至一八七七年時蘇族不敵美軍持續圍剿,棄械投降並遷至保留區,不到幾年後即結束了印地安人抗爭的命運。
  一八八六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土地分配政策,其目的在於培養原住民自耕農民的慣性和實務,這項政策改變了印地安部落原有的共同財產制度,並破壞了部落的完整性與認同感。不過聯邦政府提供了原住民小孩在寄宿學校念書接受正式的教育。

四、進步主義階段
  十九世紀美國工業化、都市化的來臨,政府發生不少弊端,資本主義導致許多富商壟斷市場資源,工人階級處境窘迫。於是由中西部開始,改革聲浪不斷,由農人團體發起的進步主義運動誕生。進步主義的訴求在於改革政治、社會、經濟等層面,由地方、州,推廣至中央,影響美國社會重視弱勢團體的存在。
  根據資料顯示進步主義團體為美國兒童勞工法、公共教育和婦女投票權制度的改革和制定的驅動力量,他們的貢獻幫助了1913年美國第17憲法修正案(參議員直選制)和1920年美國第19憲法修正案(婦女聯邦選舉投票權)的撰寫和批准,他們追求公共運輸的改善,並施壓使政府提高財產稅使得以有更多錢花在學校、公園和其他公共設施上,他們的努力方向通常是州級的改變。
  這時期教育有長足的進步,在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影響之下,許多學校放棄傳統課程和填鴨式記憶學習,他們認為應該學習和生活相關,與當代社會相關的事物。成人教育也蓬勃發展,包括男人、女人和小孩。
  進步主義教育學家以及社會科學家都提倡適性教學,於是規劃出針對印地安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來教學。他們提出鼓勵重視印地安文化和雙語教學的概念來挽救已經遭受破壞的印地安語言和文化。

參、因果分析

一、政經制度
  自殖民階段開始,歐洲人以統治者的地位對印地安人屢次發佈政令,印地安人常常遭受不平等於歐洲人的待遇,因此不斷的抗爭。雙方雖然有溝通和協議,但缺乏深度的互相了解,歐洲人並未用平等的角度來看待兩個不同種族之間的問題,多是想盡辦法掠奪、剝削。
  自治保留區的成立目的主要也是為了讓歐洲人方便管理,雖有設立了負責調解事務的管理員,暫時解問題,但事實上也無法維持多久。
  大量移民湧入美國之後,美國聯邦發起西進策略,從此也影響到西部印地安人的生計。抗爭不斷的情形下,鎮壓和屠殺頻傳,可見從前人權和自由的理念並沒有包含所有的人類。
  進步主義的抬頭,這時候才讓弱勢族群有被重視的傾向。到羅斯福時代頒布新政,John Collier受命出任印地安事務局局長,情勢好轉,他重建印地安部落,並讓他們和政府交涉,促進社區發展。同時並鼓勵印地安人研究它們的歷史、文化,重新建立他們的傳統。一九三四年國會通過印地安人重建法,使印地安人自治購回土地,開啟美國少數民族的新紀元。

二、意識形態
  歐洲人與印地安人的相遇,並沒有像風中奇緣那般的夢幻。首先他們是有兩個不同文化內涵的不同文明。印地安人泛靈、財產共有信仰與歐洲人的基督教信仰、資本主義私有財產大不相同。他們彼此間無法了解對方的文化和思想,因而產生了許多不愉快。
  歐洲人殖民後,他們想盡辦法要把原民「同化」成白人,其手段就是透過教育,強迫將「新」觀念灌輸給印地安人。種種的差異性,美國人藉由學校教育來消除這些觀念上的差別,希望能使印地安人進入美國人的價值系統,這也是美國政府施行同化政策的第一要務,只是這樣的效果微乎其微。
  進步主義引起改革聲浪,自印地安事務局局長由John Collier擔任後,隨即有許多印地安事務之改革。印地安人逐漸有自主、自決,並由原本政府控制的狀態之後慢慢有了部落主權。

三、教育成果
  殖民初期,歐洲人設立印地安保留區外寄宿學校,雖然提供印地安人正式的教育,但其目的是為了要同化印地安人,加速美國主流社會價值觀的灌輸。不過如此的作法許多人批評為只會更快促進印地安人貧窮邊緣化,而非融入白人社會。
  改革者依照新自由主義提出科學化經營和理性同化的教育改革,有別於以往欠缺深思熟慮的作法,印地安人的教育初露曙光。在進步主義被提倡之後,他們認為教育應該針對個體的需要去適應社會地位和自己潛在的力量。在提倡適性教學的同時,印地安兒童也要依照他們的興趣和需要來教學。
  鑒於早期印地安人因為同化教育而被破壞了許多他們固有的文化,因此提出了重視印地安文化的雙語教學概念。雙語教學不只是強化印地安文化教學方法,也是誘導印地安人能夠提高接受英語和學校教育的政策。

肆、結語

  看完了美國印地安人教育的來龍去脈,可以聯想到當初外族入主台灣時,原住民也曾經遭受過被同化的命運。最早是荷蘭與葡萄牙人的登陸,他們想將西方的基督教和天主教義傳給原住民,因此多少有教他們一些文字和不同的語言。接著中國大陸移民來台之後,對原住民除了教授國語、漢字,還強迫原住民改漢性。
  歷史對原住民,或者應該說弱勢族群,往往給予不公平的待遇,這也許是人類思想中所共同存在的劣根性。與印地安人不同之處,台灣的原住民不是省油的燈,曾政府發生衝突,但並沒有持續如印地安人那般久。
  清代對於原住民採取高壓懷柔政策,持續用開山撫番來同化平地原住民,於是真的有不少原本居住在平地的原住民被漢化,不過許多高山族仍保有其原本的文化風貌。台灣的原住民遭受同化之後,在政經地位還是很難突破。隨後跟著女權運動,弱勢族群意識也抬頭,有了原住民母語正名運動。
  近年來政府對於原住民政策有逐漸改善的趨勢,種族間隔閡也是越來越少了。各國在對於少數民族文化的保留及教育、社經的保護措施均有所進步,希望美國印地安人經過歷史的創傷再過幾年也能夠平復。

伍、心得感想

  歐洲人入侵美洲大肆開墾,壓迫印地安人,何嘗不像當初福廣一帶居民到台灣拓墾時,與原住民發生激烈衝突。演變至今,美國的印地安人教育雖比以前好轉,卻仍相形弱勢,或許當初所造成的傷害真的太大太大了,婦女、黑人意識抬頭後,美國原住民還是很難站上美國的舞台。
  反觀今日台灣的原住民教育,雖然應對的措施很多,但是原住民在社會上仍然處於弱勢的狀態。日前偏遠地區的教育政策一直被人詬病,原住民教育問題也沒有改善多少。或許除了少數民族的差別之外,和城鄉差距、政府政策都有關係。
  城鄉差距方面,首先讓我想到之前閱讀過陽明大學精神科學研究所的教授洪蘭所寫的文章「給孩子一條更平坦的路」。第一句開宗明義就是:「我一樣付健保,但是山上沒有醫院,我一樣繳稅,但是我的孩子沒有學校讀。為什麼同樣是國民,待遇卻天差地別?為什麼不能為孩子鋪一條更平坦的路?」
  對從小就生長在大都會台北的我們來說,這是多麼令人難以想像的事實啊?以前的教育社會學老師曾經說過台灣有一個偏遠地方(在哪裡我忘了),學校和同學住家交通時間一趟要四小時(因為地形交通不便的關係),於是很多同學國小就必須要住校,一個禮拜才能回家與家人見面。那麼小就要離家獨立自主生活,真的是很不容易。有時候我真的很難想像就在彈丸大小的台灣土地上,島民的生活模式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別。
  教育哲學的老師曾說過商業週刊文章「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文章,我之前也曾經拜讀過,印象非常深刻,上流階層的小孩與中下階層的小孩過著迥然不同的生活。提到了貧富差距,讓我想起卡通柯南電影「貝克街的亡靈」劇情中,有一個大型遊戲機被人工AI佔領,其主要訴求是藉由該次模擬遊戲試玩活動消滅所有日本上流階層的小孩,使日本的階層流動重新開始。雖然這樣的手法有些偏激,但其概念卻不是不能理解,因為貧富差距的問題在台灣也是越來越嚴重了。
  原住民因為在社會上弱勢,連帶影響其在這個生存環境上的發展。極少數的人可以突破這些限制大放異彩,但多數的人還是只能屈就現實狀況。我覺得族群衝突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這些七年級生有些遙遠了,身邊的同學是原住民其實也不會覺得奇怪。這個社會應該需要給予弱勢民族更多的關懷。
  在教師教學方面也是一樣,我認為不應再承襲以前的菁英教育模式,我們要強調學生的最低標準提升,這確實是現今功利社會、升學主義之中很大的一個盲點。當大家在注意多少人滿分,多少人考上第一志願時,又有多少人關心我們有多少學生連最低摽準都還沒有達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我曾看過一篇文章描述一個學生,到了國小五年級竟然還不認識幾個國字,但卻在新老師的循循善誘數個月以後,學生不但認識很多國字,還可以寫文章呢。
  我相信這種事情絕對不是唯一的例子,類似的事情(比馬龍效應)正不斷的在我們的生活週遭上演著。許多老師只注意班上成績較好的同學,給予更高的期望,而相對的那些成績比較不好的同學,接受不到老師的關懷,更不用說老師會多看他幾眼了。於是表現好的同學會越來越好,表現差的同學自然無力繼續精進,久而久之造成這種邊緣化現象,間接影響到社會秩序等問題。
  有了前車之鑑,原住民問題仍需要思考和改進,過去的傷,過去的痛,在眾人的見證之下歷史不會憑空消失,待看執政者要如何去彌補過去所犯下的錯誤。也希望台灣能以此經驗當做警惕,其實我們的人種並沒有美國那般複雜,不管是哪一個族群,都是人類,不是嗎?我們不應該再以狹小的眼光來看待種族問題,也不該再因為種族挑起對立,淪為別人爭權奪利的工具。

陸、參考資料

林立樹(2001)。美國通史。台北市:五南圖書。
郭弘斌(2003)。台灣人的台灣史。96年5月12日,取自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index.htm。
Geeta Gandhi Kingdon (2007). The progress of school education in India. Retrieved
  May 18, 2008, from http://www.gprg.org.
National Indian Brotherhood (1972). Indian control of Indian education. Retrieved
  May 21, 2008, from http://www.afn.ca.
Tozer, S.E., Violas, P. C., & Senese, G. (2002). School and societ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4th ed.). Twenty Years at Hull-House. Boston:
  McGraw Hi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joh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